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化俗为雅的潮汕地名

人民总是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因而在给自然村落或其他地名起名,尤其是要起个大名写之于书面时,他们总是希望把村名起得文雅而与吉祥幸福有关。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是大量使用吉祥字眼,如“吉祥健康平安长寿富贵福德”等等。在修辞学上,这叫做避俗就雅。据厦门大学李如龙教授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册》中所收地名中有“太平”54处,兴隆24处,“安”字头的地名125处。(《地名与语言学论集》第75页,福建地图出版社,1993)汕头市的例子如升平区、长平路、万福里、万安街、新兴街、文德里、五福里、仁安街、仁和里、永平路、永泰路、迎祥路等,潮州市府城里有太平街、吉利街、吉园街、吉怡街、义安路、太昌路等。
汕头大厦:曾经是汕头埠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汕头市旧市区的永平路口。
除了选用吉祥安康字眼之外,潮汕人常常用谐音的方法,把原来较为粗俗的地名写成文雅吉祥的字眼。在粤东闽南语区,几乎大部分口语叫“下×”或“×下”的地名,潮汕地区不少都写成“华”,“尾”则写成“美”。如我熟悉的汕头市澄海区“下布——华富、下窖——华窖、埔尾——埔美、尾埭——美岱、埭尾——岱美、陇尾——龙美、赶尾——冠美”等等。在另外一篇文章里,微友们提供了很多“尾”写作“美”的例子,这里罗列出来与大家一起共享:
潮州市旧府城太平路,也称牌坊街。20多座石牌坊记录了潮州府昔日的辉煌。
汕头市龙湖区鸥汀街道 龙尾村——龙美村,澄海区东里镇河尾村——河美村、东里中学尾园——美园,潮阳区西胪镇陂尾——波美等;
潮州市潮安区登塘镇羊尾——扬美、凤塘镇湖尾——湖美、巷尾——巷美、归湖镇溪尾——溪美、浮洋镇下底尾——夏里美、陇尾——陇美、彩塘镇篮架尾——龙吉美、下尾(沈)——华美,凤凰镇坑尾——抗美,枫溪区古巷镇水尾——水美、长尾——长美、割尾——古美、沟尾——沟美,饶平县东山镇水尾——水美、所城镇塘尾——长美、大埕镇溪尾——溪美等;
揭阳市的羊尾——阳美、普宁市的大羊尾、小羊尾——大扬美、小扬美等;
汕尾市红海湾东尾村——东美村;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的角尾——角美,漳州市诏安县的树尾——树美,东山县的空尾——康美,泉州南安市溪尾——溪美,厦门市的浔尾——尽尾——集美等;
台湾省台北市枧尾——景美等;
相信各地闽语区里“尾——美”“下——华”的例子多了去了。此处不能尽录。
揭阳阳美:亚洲玉都。每年正月初五-初六的火把节也是非遗项目。
除了这两个具有典型共性的地名用字之外,各地使用谐音起的雅名还有不少。例如:
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有“乔梓里村”,原名“桥仔头”。“桥仔”与“乔梓”普通话同音,故弃俗从雅写作“乔梓”;“隘洋村”,原名“鸭洋村”,以“鸭”入地名,群众嫌俗,故用音近字“隘”写作“隘洋村”。澄海澄城东有“山家”村,或称“山坑”,但写作“仙居村”。城南有“痟狗巷”(疯狗巷),美其名曰“萧高巷”。澄华街道有“仙龙村”,口头称“砂砻”,以农具得名,嫌其俗而写作“仙龙”。上华镇有“渡头村”,村名曾写作“图濠”。传说村中曾有古庙,以“图濠”两字作冠名联云:“图书启圣化,濠水开人文”。又有村名“王紫琳”,口头称“刺林”。“刺林”音[ci3 nan5](试篮),指荆棘丛。用作村名说明创村前的状况,很朴实但欠文雅。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改村名为“王紫琳寨”。坝头镇“莱芜半岛”,因为有双乳峰胜景而口头称“奶脯山”nin1bou5 suan1),也讹称“篮脯”(nan5 bou5,可能是“奶脯”nin1 bou5 之转音)。因音近而改称十分文雅的“莱芜”。
澄海莱芜双乳峰。
南澳有“霞飞屿”,原名“虾尾屿”,因岛形似虾尾而得名。后用谐音法作“霞飞”。朝霞晚霞,飘然欲飞,何其雅也!
龙湖区外砂街道龙头村,村北有三孔石桥,名字叫“犁头桥”。村因桥而得名,叫“犁头村”,书面从雅写作“龙头村”;富砂村,口头称“浮沙村”。因先民移居至此地时满地浮沙而有此名。夏桂村,原名“虾骨埔”,因嫌土俗而改为今名。
潮阳区和平镇,本名“蚝坪”。传说文天祥勤王至此,觉得太俗,外地人不好懂,建议根据官话谐音改为“和平”,百姓从之。
潮阳区谷饶镇,原名“粟寮”,潮阳音读ciah4 liao5,故也写作“赤寮”,后雅化改“粟”为“谷”,改“寮”为“饶”,寓意稻谷丰收。
潮州府城里的老街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一不留心你就踏进了某位历史名人的旧宅院。这些大宅院改建成的民宿,已成网红客栈,周末一房难求。
潮州市府城里的刣牛巷写作“宰辅巷”、刣羊巷写作“载阳巷”、刣狗巷写作“待诰巷”、土粪(do6 bung3)巷写作“图训巷”、猫鼠(ngiao2 ce2)巷写作“伍厝巷”、大、小便处巷写作“大、小汴厝巷”等等(材料由潮州市图书馆陈贤武先生提供)。潮安区龙湖镇的“葛柴”(guah4 ca5)写作“鹳巢”等等。
另外一类很典雅的地名,命名时一开始就有文化较高的人参与,因而常常与经典有关而不考虑谐音的问题。例如:
澄海区莲下镇有“德邻村”,1938年“洲头、坟埕、下王”等村合并时,立意诸村和睦相处,便取《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句缩略而为“德邻”。澄华街道有“龙田村”,口头称“田寮”,因先民在田野中搭建“田头寮”(草棚)而居,故名。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村中举人卢升据《易经》“见龙在田”而改名为“龙田”,一直沿用至今。澄华街道冠山乡有“冠陇潭”,乡土文献也称“中舍潭”(纪念卢侗而名),潭上有石桥,名“跃龙桥”,据说就是卢侗亲自命名的,寓意为鱼跃龙门,象征乡里中必出人才之意。
冠陇塘,雅称“中舍潭”。澄海音没有-m韵尾,塘、潭同音。冠陇塘出名大乌鱼(鲻鱼),有“冠陇塘乌鱼——无术”的歇后语,还有“冠陇姿娘会打扮,打扮儿夫去做官”的童谣。
南澳县隆东乡有“龙地村”,地形从北向南呈长条状,蜿蜒曲折,登高俯望,形似长蛇,故称“蛇地”。民国年间,乡民因“蛇”字丑恶而改为“龙地”。濠江区珠园乡有珠浦村,原名“砂浦”,因地处水滨且多砂石而得名。后嫌“砂”字太俗而用改为“珠浦”。
有个别例子是用近形字来雅化地名的。例如“云关路村”原名“牛头路村”。因元朝年间此村设有墟集,以耕牛买卖、牛贩商贾往来而得名。因“牛头”嫌鄙俗,故用形近字改为“云关”字。

位于潮阳谷饶的宋大元帅墓园。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微信公众号,叫做《赤寮妹侃谷饶》,巧用口语和书面地名之不同,粉丝有8万之多呢。
这类避俗就雅的地名,往往书面地名读音与原来的口语地名差别很大,如上面例子中的:
谷饶(gog4 riao5)—粟寮/赤寮(ciah4 liao5)
蚝坪(o5 pian5)—和平(hua5 pêng5)
霞飞(hia5 buê1)—虾尾(hê5 buê2)
夏桂(hê5 gui3)—虾骨(hê5 gug4)
冠美(guang1 mui2)—赶尾(guan2 bhuê2)
王紫琳(zi2 ling5)—刺林ci3 nan5
程洋冈(tian5 iang5 gang1)—大梁冈/大娘巾(dua7 nion5 geng1)
鹳巢(guang3 cao5)—葛柴(guah4 ca5)
华美(hua5 mui2)—下尾(ê6 buê2)
华美(下尾)沈氏大宗祠(潮安陈传佳先生提供)。华美一村一姓,但全村却有祠堂50多座。
这种口头与书面脱离的地名,有些时候会造成交流的麻烦。上个世纪末我在马来西亚访问时,曾经有一位姓曾和一位姓沈的年轻华人朋友拿着信封给我看,一个要找澄海图濠村,一个要找潮安华美村,他们说前辈们都告诉他们没有这两个村。当时我还没有研究过潮汕地名,也不懂是哪两个村子,只能答应拿回来帮他们问问。回国后请教了老一辈的邮政局职员,问题迎刃而解,原来一个就是澄海渡头村,曾姓是大姓,号称“渡头曾”;另一个是潮安大名鼎鼎的的“下尾沈”。
【延伸阅读】
1、潮汕地名中的特殊用字及其词义
2、潮汕地名里的方言俗字及其词义
【说明】
配文照片除了有说明来源者外,均来源于百度网络资料。特此鸣谢!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