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什么成语,连老师都理解错了?
优质回答:
有这么一个成语,不仅普通人都理解错了,就连语文老师都理解错了,甚至连《汉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等词典也解释错了!
这个成语就是“蛛丝马迹”。
01、错误的解释
首先问个问题,“蛛丝马迹”,“蛛”指的是蜘蛛,那马呢?
想必很多人都会说,那不就是马吗?老师都这么说的。
有一些百科则解释道:
“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再一翻《汉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等词典都解释道:
“蜘蛛的细丝,马蹄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迹。”
从而引申为人们可以从细微处发现事情的线索与真相。
比如,“蛛丝马迹”经常用来形容侦查人员的细心观察与判断,查找到案件真凶。
这个成语意思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平时也很常见。
只是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词典的这个解释是错误的。
“蛛丝马迹”的“马”,不是马匹的马,而是一只虫。
其实,我很早之前就觉得很纳闷。
既然“蛛丝马迹”比喻的是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细微的线索。
“蛛丝”确实很细微, 那么与之并列的“马迹”也应该是很不明显的。
可是,对比蜘蛛,马却是个庞然大物。
骏马奔腾
在没有水泥路、柏油路的古代,马留下的蹄印与痕迹是非常很明显的,根本称不上“隐约、依稀、细微”。
蜘蛛的丝与高头大马的蹄印, 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是很难相提并论的。
因此,我们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 词典和百科将“蛛丝马迹”说成是解释是马留下的蹄印与痕迹很难成立的。
是词典和百科搞错了吗?
是的,确实是搞错了。
如果“蛛丝马迹”说的不是马?那又是什么呢?
要了解这个,首先得知道成语“蛛丝马迹”的出处。
02、成语出处
成语“蛛丝马迹”最早出自清朝文学家王家贲的《别雅序》:
“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蛛丝马迹”在这段记载里指的确实是“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的意思。
问题就在于,这个马真是骑马的马吗?
同时期的清朝文学家夏敬渠在《野叟曝言》中记载道:
“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
夏敬渠就将“蛛丝马迹”变成了“蛛丝虫迹”,这样就更方便让人理解了。
事实上,“蛛丝马迹”的“马”,此马非彼马,此马名为马,实为虫!
蜘蛛通常在房间的顶部结蜘蛛网,而房顶上还有一种虫子, 叫“灶马”。
灶马爬过的地方会留下很多不明显的痕迹, 这就是“马迹”。
蜘蛛丝和灶马爬过的痕迹经常在一起出现,而且都非常的不明显,所以并列称之,于是就出现了“蛛丝马迹”这个成语。
因此这个马指的是“灶马”。
灶马
03、灶马
“灶马”虽然也叫马,但它与拉车驾辕、四蹄如飞、奔腾而过的的哺乳动物”马”没有任何关联。
而是一种活动于灶台上或洞窟内的一种有名的洞窟性及群栖性昆虫小昆虫。
体长36-38mm,体色红褐色至黑褐色,体型宽大,体背隆突或驼背状,故称“驼螽”。
体表坚实,前胸背板有2条不明显的纵纹,无翅膀,靠后腿摩擦鸣叫。
六肢长,关节及胫节具棘刺,转节黄白色,后脚腿节异常粗大,侧缘淡黄褐色具线状斑纹。
这种小昆虫,学名“突灶螽”,属直翅目蟋螽科。
俗名“灶马”,有的地方也称“灶鸡子”,“土灶鸡”。
灶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常出没于灶台与杂物堆的缝隙中,以剩菜、植物及小型昆虫为食。
一年四季都可发现它的踪迹。
灶马
夏季常见于田野草石、土隙间,以植物的茎、果、叶为食;入秋后进入居民室内的厨房、灶间、餐馆、墙角、砖瓦的缝隙间,以饭粒、菜屑等为食。
它不是蟋蟀,但长得很像蟋蟀,而且比蟋蟀好抓很多。
因此,我小时候经常抓它玩(我们萍乡称之为“土灶鸡”)。
当然,“灶马”并不好玩,很多时候,玩着玩着,就没多少兴趣了。
不过,古人认为灶马是一种穴居于柴灶旁的昆虫,这才称它为“灶马”。
唐朝文学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卷十七·广动植之二·虫篇》中记载道:
“灶马, 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 足食之兆。”
“促织”就是蟋蟀,而“灶有马,足食之兆也”这句话则表明,在古代人们习惯上认为家里有灶马是一个好兆头,因为,只有富裕之家它才光顾的。
在一些地方神话故事中,“灶马”还是灶神的坐骑。
灶王爷骑这样的坐骑?灶马也成精了吗?
而且,灶马是一种对人无害的昆虫,因此大家对它想当无感,一直和它友好相处(相比令人生厌的蟑螂,灶马实在是可爱得太多)。
不仅如此,灶马还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灶马“干燥全虫性味辛、咸、温,入肺、脾二经,捣碎外敷,可治竹刺入肉,有拔刺消肿之功”。
因此,灶马是一种益虫!
结语、
知道了什么是“灶马”,也就能理解“蛛丝马迹”的意思它指的是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后的印记可以查明它的去向。
从而被大家引申为“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正因如此,在《通用成语词典》解释“蛛丝马迹”时,就明确指出此处的“马”是“灶马”。
因此,有些百科已经纠正过来了。
比如,百度百科的解释就是——
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可以查出灶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这里也明确指出是灶马。
而这种解释才是正确的。
百科解释
当然,大家知道“蛛丝马迹”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也没必要咬文嚼字,更别去和老师较劲(否则后果自负)。
本文只为科普,供大家一乐,谢谢大家支持。
如果觉得浪费大家时间,请轻喷[祈祷][祈祷][祈祷]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
有什么成语(或一句话)连老师都理解错了?
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是………”,大家该怎样理解?
有多少人来解释就有多少个答案,是吧!
大部分人可能都会理解成:父母对儿女们说的话或做的事百分百都是绝对正确的,也都是为了孩子们好,……
本人的理解是:“没有不是的父母”主要是指没有不犯错误的父母,世上的父母犯错的比比皆是、人人皆之,因为父母也是人,凡是人就有做错事和傻事的经历和可能,只是看错的程度大小罢了。诚谢!
其他网友观点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中的“为”读二声,是“修养”的意思,原意是:人若是不修养自己,天理都不容。可是,多数人都把其中的“为”读成了四声,理解成了“为了自己”,这样意思就反了,可能包括很多教师在内,都理解成了后者。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教师,受《红灯记》里,鸠山审问李玉和时,为了让李玉和交出密电码,威逼利诱,说了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剧情里的意思就是后者,误导了很多人。
其他网友观点
我们说话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些成语,给人感觉口若悬河,出口连篇。但是,你说的成语你都用对了吗?
下面就说几个容易被人理解错误的成语,看看你知道多少?
1,万人空巷
这个成语经常用来形容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比如多年以前,某部电视剧每当播出的时候,大家都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大街上几乎没有人。有人就说,某部电视剧造成了“万人空巷”的效果。
其实,大家理解错了 这句成语的本意是指人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某个重大事件引起轰动,万人相聚,热闹非凡。
2,屡试不爽
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是“爽”字,人们很容易理解为“成功”、“爽快”。这样理解,就成了 : 经过多次尝试,仍然不能成功。这个理解,就和本意不一样了。
屡试不爽的本意是,某种办法,用一次,成功一次,从未出现差错,应该是一个褒义词。
3,目无全牛
很多人认为这个成语属于贬义词,意思是一个人没有大局观,思考问题不全面,没有整体观。就形容此人“目无全牛”。
这个理解也错了,目无全牛,是指某个人,特别擅长和精通某个领域,属于专家类型,有些类似于庖丁解牛的赞扬词汇。
4,惨淡经营
人们一听这个成语,一般就会认为是形容管理经验不善,导致生意萧条,不死不活的只能勉强混下去的意思。
这个理解真的大错特错,惨淡经营的本意是说 : 任劳任怨,尽心尽力的从事某种行业和开创事业,是一种赞美之词。
5,溢美之词
大家一看,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褒义词,好像是满世界都在夸奖某件事、某个人,听了简直太舒服了。
这里的错误,主要是大家对这个“溢”理解错了。“溢”,在这里是形容过分了,超出了应有的程度,是说对某个人、某件事表扬过分了,名不副实,整个一个贬义词。
6,一文不名
这个词,常常被人们理解为一分钱都不值,毫无价值。要是说某个人没什么用,废材一个,就说他一文不名。
其实这个“名”,是占有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贫困到极点,身上一个“子儿”都没用。
7,身无长物
这个词,常常被用来形容自己非常谦虚,说自己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本领和特长,一句很自谦的成语。
其实,这句成语是说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那些非常贫穷的人。或者是形容某个人非常节俭,生活非常简朴。
8,良莠不齐
这句成语,很多时候都是被大家理解为人的水平的高低。比如都是一个老师教的,学习成绩有好有坏,有人得满分,还有人不及格,就说这些人“良莠不齐”。
其实,这“良莠”两个字,是指人品,是说一群人里面好人好坏人混在一起。而不是形容人的水平高低。
怎么样,上面的成语,你真正理解的有几个?
其他网友观点
很多成语安现在的理解不少是莫名其妙的,解释的似乎牵强,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好像需要语言学家解释吧。略举几例:1)万人空巷(字面意思是街道巷子都空无一人了。现在的解释是大街上人山人海);2)落井下石(似乎应当是落石下井才通)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和诸葛亮有啥可比的?应当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才通)4)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哪个时候女人嫁给鸡狗了?应当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其他网友观点
有一个成语,叫做“宰相肚里能撑船”。我认为,绝大多数的人可能都将这个成语理解错了,甚至连许多老师也是理解错了。大部分的人往往都认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做人要像宰相那样宽宏大量,大人不计小人过,能够宽容他人,量大福大。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为什么呢?那我们就从一个故事来说起。王安石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宰相。一次他因事外出,这时恰巧苏东坡前去拜访他。苏东坡看到王安石的桌子上放着他写的一首《菊花诗》,上面只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因一时有了急事,诗还没有写完人就匆匆走开了。当时苏东坡看到桌上的这两句诗,觉得这两句诗写得很是不妥,便提起笔来,在后面加上了:“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两句。苏东坡等了很久,一时等不及王安石回来,他便独自回去了。王安石回到家中,看到了苏东坡在他诗的后面加上了这么两句,便微微一笑。不久,王安石就将苏东坡调往黄州任职。不知不觉间,苏东坡在黄州的三年任期即将届满。三年来,他由于忙于公务一直没有出去领略过黄州的风光。于是他便决定在回京前出去领略一番黄州的景色。当时正值深秋,当他来到公园时,他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因为当他来到公园时,只见满园的菊花在飒飒寒风下纷纷凋零 ,满地的花瓣像铺上了一地的金子。这时,他立刻就想起了王安石所写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那两句诗来,这时他深感自己错怪王安石了。原来,菊花一般是不可能凋谢的,只有黄州的菊花它才会凋谢,而王安石诗中所写的也正是黄州的菊花。也正是由于一般的菊花是不会凋谢的,而黄州的菊花却凋谢了,所以才更值得王安石去一写;否则,如果一般的菊花一到秋季都要凋谢,而黄州的菊花也凋谢了,那还有什么必要去写它吗?离任后,苏东坡乘船经长江回京,快到京城时,他突然想起了三年前离京时王安石对他的托付,要他在长江的中游舀一壶长江水回去用于泡茶,可这时的他却已经到了长江的下游了,怎么办呢?这时他便灵机一动:中游水、下游水,都不是长江水吗?我舀一壶下游水回去,把它说成是中游水,反正王安石也不可能会知道,于是他便舀了一壶下游水大道回府了。回到京都,苏东坡便来到王安石处向他交职。两人谈了一些任上的事务后,王安石就问起了要他舀一壸中游水回去的事,苏东坡也就把这壶水交给了王安石。王安石接过水壶,便将这壶水烧开了,泡起了茶来。泡了不久,王安石便正色道:你这壶水不是长江的中游水,而是长江下游的水。苏东坡嘴硬,死不认帐。王安石便说出了缘由。他说,长江上游水流湍急,水性烈,这里的水用来泡茶,很快就能泡出茶味来,但这样的茶却没有一点回味;长江下游的水,水流缓慢,水性也慢,这里的水也就很不容易泡出茶味来;而只有长江中游的水,水流既不急也不慢,刚刚正好,所以它既容易泡出茶味来,且又很有回味。接着他又说,而你舀回来的这一壶水,泡了半天,也没有泡出茶味来,这不是长江下游的水还是什么水?苏东坡被说得哑口无言了,也便深深地佩服王安石的学识了。我想,宰相是一个国家中处理朝政的最主要的大臣,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他怎么能处理得了一个国家那么多的事务呢?而从王安石的这两则小故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成语原本的真正意思应该是:做人应该像宰相那样,肚子里有着十分渊博的知识,简直可以撑得下一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