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这句话,对现在看来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优质回答:
谢邀。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现代社会,人们平常的用语,是“学科学用科学”。
提到“格物致知”,不得不说说儒家的“知行合一”。儒学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重教育,教化育人,是深植于国人的一贯的思想行为中,有厚重的文化基础。认识并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并修正提高认识。“知行合一”,是现代人提高认识,并以“知识”的方式,“修养身心”的过程。
《礼记?大学》中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传统国人个体的修身养性,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成长过程。
国人重“道德”。格物致知,不仅是“育德”,更是重“道理”、明“事理”。“道德”离开了“道”,则变成了“无道”的顺从,只会产生“奴役”,是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外界的“愚昧”。
现时代的中国,九年义务制教育,人人都有了“教化”的基础。高等教育的普及,更是让人的能力能够得到尽可能的提高。知识的传播,在40年的改革开放经验总结中,展现的也是教育在国人身上迸发出的力量。
“学科学用科学”,是现代人的用语。作为生产力的劳动者,人所具备的“知识”,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重要提高方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人的重要认识,反映出来的是人的“素质”。
其他网友观点
“格物致知”出自曾参所著的巜大学》一书的经文中,经文提出三纲八目,此二条是八目中的二目。二目主旨是学习知识和研究学问应持的态度与方法。格,动词,穷究;物,包括事,即事物,亦即事物之理,事物的原理、道理、规律。故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致,推极(朱熹注),即推到极致,推到最高点;知,知识。故致知译为“把知识推到极”。其实践意义就在于欲学到知识就要穷究事物的原理和规律;只有掌握了知识的规律才是把知识学问推到了极点,达到了极致。二者相辅相承,互为助力,缺一不可。此乃研究学问的科学方法,学习知识之诀窍。掌握此二目的实质,又能应用到实践中,特别是对正在学习的学生,或者将来研究学问的学者、专家,其实践意义十分重大,唯此路才能取得重大成果和成功。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词出现在《大学》里,原话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也未对这个词做解释,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对这个词的解释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成功),也有以此类推的意思。
我们经常从别人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中获得启发或顿悟,从而对当前的行动起帮助作用,我想这可能就是“格物致知”的意思吧!
玻璃大王曹德旺的公司里有个中层干部,做事比较胆大,有次因为一件事造成失误,曹德旺以为是他自己擅自做主导致的,于是很严厉的撤掉了他,后来发现冤枉了他,曹就问他为什么当时不解释?他回答:我看过一本书讲一个人要成功一定要跟对人,我确定你就是我要跟的人,如果这点小挫折我都不能经受那未来难成大事,再说我相信自己早晚会证明自己的优秀!果然后来被提拔重用!
这位能从一句话来推导出怎样跟随好领导,也算格物致知的成功案例吧!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
关于“格物致知”,两千多年来争论不断,但基本上都是在讨论自己的假设。
我不敢说自己的理解是对的。我想主要说说方法。
《大学》相传是曾子所作。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可以肯定是先秦作品。
研究古籍,我们得有两个准备,一个是文字学的准备,一个是佛学的准备。
我们都知道,秦朝统一文字,创制了小篆。而之前的文字是大篆,且六国文字有所差异。我们读先秦作品首先要考虑的是文字问题。战国时期人们写下“格物致知”这几个字的时候,这几个字什么样?是什么意思?
到秦国时变成小篆是什么样?是什么意思?到汉代之后变成隶书是什么样?是什么意思?
学习文字都绕不过许慎先生的《说文解字》,许慎先生学问很大,影响极其深远,但他毕竟没见过甲骨文,毕竟他对文字的解释反映的是汉代经学。
如果我们不了解文字学,不贯通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心里就不踏实。
另外,再说“格物致知”的时候,我们必然会涉及到朱熹、王阳明两位大师。但是我们同时要注意到,宋明理学家通常都是“泛滥佛老几十年”,他们的观点通常都有佛家、道教印记,但毕竟是儒家,那么那两家功夫会隐藏其中。所以,如果没点佛家功夫,很难领会宋明理学家的旨趣。
比如佛家大师可能直接说“转识成智”,理学家们不会这么说,但是“格物致知”一句话里面的好几个来回怎么理解?
有了文字学和佛学的准备,我们会从容一些。但可能还不够。毕竟我们不是做文献研究的。还得懂点科学。
《大学》是大人之学,格物致知是为明明德。孟子有一句话很关键:“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如果我们把孟子的“心”和佛家的“识”等同起来,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了。
所有的争论无外乎要么偏重认识的主体“我”,要么偏重于认识的客体“物”。这样基本会“物交物而蔽于物”,也就是如王阳明格竹子一样,耳目之官也晕了,竹子还是竹子。
我们如果从心或者识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心与物就不是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一体,而这个“一体”并非不动的,如《解深密经》所举楔子和淘金的例子一样,一步一步提纯。
物之理是心认识的理,心认识到什么理又取决于心的纯净性和智慧。心在变化,理又在变化。到最终,无我无他,他即是我,我即是他。
格物则物不在外,致知则知要转为智。
为什么要以修身为本呢?如果没有这个根本,一切都是口头禅而已。怎么明明德?怎么亲民?怎么止于至善?
心的觉悟是根本,行为的自觉是表现。
所以,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要用到诸多知识,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在于真心体悟,在于我们自身由此而有如何的变化。
随便说说供大家参考。请大家多多批评。
其他网友观点
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其实从南宋以来,就同本意分道扬镳了。严格来说,程朱理学继承的并不是儒家的衣钵,因为理学家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正宗的儒家思想进行了篡改。正本清源觅真知
纪晓岚说,“汉儒重师传,渊源有自,宋人尚心悟,研索易深。”又说“宋儒或凭臆断,勇于改经。”就是指出了宋儒这个问题,但宋明理学是清朝的统治思想,朱熹甚至是远超孔孟的圣人。有清一朝对思想控制极严,纪晓岚在此只好一笔点过,不敢对他们进行深入批判。
宋明的理学家们本来是做学问的,只是没想到清朝把他们推到如此高度,使汉唐以来的文化传统有了质的改变,思想僵化了,也使中华民族没了生机和活力。
错谬从来自臆断
孔孟儒家的正宗心法,一开始孔子传给了曾子,曾子又传给了子思,子思又传给了孟子,再以后就失传了。朱熹比孔子晚出生了1681年,不知道他的儒家心法,是从哪里,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
心物哪得两相宜
对于格物,王阳明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坐在那里面对一棵竹子,想用心理意识把竹子“格”断。结果可想而知,竹子一点儿事没有,他却闷绝于地。
对于一棵竹子,有时候即使一把锋利的镰刀也不能一刀砍断,如果心理力量能够转化成刀枪的力量,那我们真就进入玄幻世界了。宋明理学家们在做学问时,虽然迂腐,但也透着几分天真与可爱。
正知原来重心地孔子“格物致知”的原意是指诚意正心,做学问和做事时要把心态放端正,不要胡思乱想。后来程朱理学把格物致知的“物”解释成宇宙万物的“物”,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私欲自古最难消
更通俗的解释,孔子所说的“格物”的“物”,特指人心中不合理的私欲。生活在滚滚红尘中,人们因为私心作祟,在为人处事上态度不端正,这时智慧的眼睛就被蒙蔽了。比如热恋中的男女,即使对方再不好,他也总觉得很好,此时他就丧失了正知正见。如果他消除这种不正常的感情,就能客观理性的发现,对方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事情做得不好。
倒本为末担板汉
一个人在待人接物上,只有没了不正当的情感,就能做到态度端正。这时即使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也能做到格物致知,致知是指正确的方法和态度。程颐朱熹要人穷尽天下所有的知识,把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全部掌握,这才是格物致知,那谁能做得到,他做到了吗?做不到格物,怎么谈得上诚意正心?所以朱熹平常只说正心诚意,很少说格物致知,就是因为他根本做不到。他把枝末当成了根本,进行了倒行逆施,把圣人治心、治身、治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给本末倒置了。
人是感性的动物,如果能正确处理感情,这也非常不简单。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
历来后代守门之儒把格物一词复杂化歪曲化,好像不复杂不歪曲就不足以显得学问高大上!甚至到了宁可胡说不能不说的地步!
其实格物很简单,就是把物放到格子里。放到什么样的格子里呢?这格子或叫阴阳,或叫五行,或叫八卦,或叫六十四卦,或叫天干地支,或叫六十甲子,代表了大衍之数,代表了天地万物!
格物是以道家宇宙整体观系统论为基础的!道家宇宙整体观系统论,简单说就一个字——道,进一步说是无,再进一步是有,更进一步是有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模拟自然,即道法自然,是天人合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具体说格物,可以这样来。一物当前,属阴属阳?属阳!放到阳格。五行属谁?属木!放到阳木格!天干属谁?甲乙木选甲!地支属谁?寅卯木属寅!六十甲子属谁?此为甲寅!八卦属谁?震还是巽?……不再细说。
这些格子是先圣先贤先哲历经千百年甚至几万年,观察天文地理人情,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才总结出来的。遇到不明事物,只要归类就可定性,帮助认知,辅助决策,乃至预测。
先圣先贤先哲的智慧之光,历经千万年犹照亮今朝,传承和发扬国学智慧是今人的历史使命,更是我们智慧的生存、更好的生活的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当今时代,物质生活的发达已走向极致,机器人代替人类成为物质生产主力已是未来大势。马云说不学艺术,二十年后找不到工作!就是立足于这一判断,即人类的精神生产将成为社会生产的主流!时值中华民族复兴、重塑文化自信的当今时代,学习传承发扬光大国学,是对自己对时代对国家最负责任的选择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