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杜甫的登高是什么诗(杜甫的登高为何能被称为七言律诗之冠)

杜甫的登高?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

白话译文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飘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登高李白?

登高不是李白的诗,是杜甫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写于公元767年秋天的夔州(今重庆奉节),杜甫时年55岁,三年后的770年杜甫去世于湖南衡阳一带。后世诗家将《登高》列为唐诗七律的压轴之作。

诗开篇点出“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极度简洁地直观交代了诗人眼所见,耳所闻。看似平淡无奇,须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风萧瑟,猿哀鸣,飞鸟盘旋,环境即心境,诗人的心境可想而知。

这样的心境下,诗人环顾四周,却见落木萧萧,长江东逝,落木意味着凋零,长江的流水如流逝的年月,自755年安史之乱,杜甫流落已12年了。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乍读无味,细嚼落泪。何为“客”?独在异乡为异“客”也,“客”死异乡之客也。何为“台”,早于杜甫的陈子昂在幽州歌“台”写过: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晚于杜甫的辛弃疾在郁孤“台”写过: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读者想到“客”看到“台”就已经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飘零与哀愁,更何况诗人是自己去“作客”去“登台”呢?

生命不长,哪怕一次“作客”,已是人生苦涩的际遇,而诗人确又偏偏是“常作客”,“登台”本就怆然,有几个亲友结伴也好,而作者偏偏又是“独登台”。

哎,常作客就常做客吧,春天自不待言,夏有繁花冬有雪,也可纾解乡愁,可怜的诗人竟又是在这悲寂寥的“秋”天去“常做客”;哎,独登台就独登台吧,若是身体健康无恙去登台也算是运动了,可怜的诗人又是在“病”中独登台。秋就秋吧,可是“悲秋”实在是让人伤怀难以自己,而诗人却是飘零在“万里”悲秋中;病就病吧,可是“多病”却不能不让人愁肠满结,而诗人却挣扎在“百年”多病里!

烽火战乱中,忧国忧民的杜甫目睹山河破碎,人民颠沛流离,诗人自己也流落到西南而穷困潦倒,安史之乱已经结束,战乱的余波仍未平息,诗人也仍旧没能如愿回乡,这多舛的命运之“艰”,这曲折的人生之“艰”,这离乱之“苦”,这国破之“恨”怎能不让诗人“繁双鬓”?风烛残年的诗人刚刚戒了酒,所谓“新停浊酒杯”,戒酒的原因,诗人交代的很清楚,因为“潦倒”,不喝酒的诗人还怎么拿笔?

登高苏轼?

登高不是苏轼的诗作,是杜甫所作。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在夔州之时。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全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登高白居易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无边落木萧萧下〔3〕,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

〔1〕本篇是杜甫晚年最有名的七律,约作于大历二年作者羁留夔州之时。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是民间习俗,作者独自登高,就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潦倒的身世之感。

〔2〕“风急”二句:猿啸哀,长江三峡丛山峻岭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山水》引民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渚,水中小洲。回,回旋。二句描写秋风急,猿声哀凄,鸟被大风所吹在沙洲上盘旋。

〔3〕落木:树木落叶。

〔4〕万里:指离乡万里之遥。常作客:长期在外乡旅居或寄居。百年:犹言一生,指老年而言。多病:杜甫晚年病多且肺病严重。独登台:孤独而无亲友相伴登高。

〔5〕“艰难”二句:繁霜鬓,白得像浓霜一样的鬓角。浊酒,用糯米、黄米酿制的酒,较混浊,是低度酒,价格低廉。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浊酒与清酒相对。潦倒,衰颓困顿。二句写生活艰辛,遭遇坎坷,鬓发已像霜一样白,潦倒之中唯有借酒浇愁,可是近来又因肺病等不得不停止饮酒,连痛苦都无法排遣了。

诗人晚年潦倒多病,流落天涯,重阳节时登高悲秋,写诗抒写身世。前四句写景,是登台所闻所见,景中有情。首联出句是仰望山景,对句是俯视江景,展示的是空廓、寂寥、清白、凄凉的山水画面,以猿啸、鸟盘旋为兴。

颔联二句仍一句写山、一句写江,但摄取的镜头是无边落木和滚滚流水,暗喻生命的短促和大自然的无穷无尽。后四句写情,颈联写现时处境,宋人罗大经评析:“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久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鹤林玉露》)笔力极为精练。末联写现时的愁恨:生活艰辛,遭遇坎坷,是一苦;鬓发繁霜,生命无多,是二苦;潦倒困顿,是三苦;惟酒浇愁又不能饮酒,是四苦。

十四字写出四苦,感情层层加深,又情中有景。首句起韵,四联俱对仗,而对偶精确,在七律中稀见。

登高唐王维古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

白居易的登高赏析?

《登高》古诗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这首诗的作者不是白居易,而是杜甫。

《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杜牧登高全文?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不是杜牧的。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⑵, 渚清沙白鸟飞回⑶。

无边落木萧萧下⑷,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⑸,百年多病独登台⑹。

艰难苦恨繁霜鬓⑺, 潦倒新停浊酒杯⑻。